近日,公司青年教师韩鹏华博士联合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,在国际权威期刊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》(中科院一区,TOP期刊,影响因子:11.7)发表了题为《Response properties of geometries of coal penetrating fracture on seepage behavior》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通过创新实验与理论建模,揭示了不同粗糙度煤穿透裂缝在围压作用下的渗流特性规律,提出了几何参数动态表征方法及渗流模型,为煤矿水害防治、瓦斯高效抽采及二氧化碳封存等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。

该研究采用改进的直接劈裂法,制备了5组不同节理粗糙度系数(JRC=12.25~36.68)的煤穿透裂缝样本,利用三维形貌扫描系统精确获取裂缝表面形态数据,并自主设计围压-渗流耦合实验平台,系统测试了不同应力条件下裂缝的渗流特性。创新性提出有效几何参数动态表征方法,将有效接触率、有效裂缝开度及空隙分形维数纳入渗流模型,解决了传统模型忽略孤立空隙与连通通道差异的局限性。


近年来,公司坚定不移地秉持“教学科研并重”的发展理念,精准锚定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动态需求,积极作为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,通过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,组建高水平教师团队,全力为教师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提供坚实保障,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发挥科教创新的引领作用,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向育人资源的高效转化,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。